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我校干部师生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热切关注“习马会”盛况。
2015年11月9日上午,校团委通过QQ、微信等方式在学生骨干中开展线上座谈会。
“这次两岸领导人的会面既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岸关系的大越步,也是之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总结。此次会面攸关区域安全与稳定,符合两岸双方和周边国家的利益。两岸领导人的握手将会被历史铭记。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两岸的和平与发展有了新的突破。”管理学院2015级学生甄敏说,“我相信,不论将来岛内政局如何变化,两岸领导人的这一步都会产生深远影响。我很看好,也很期待将来几十年内,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能有长足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级学生王涛说:“时隔66年,两岸领导人再次站在了一起,互称先生,达成了若干共识,这无疑令国人动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当然也包括两岸的和平统一,因为我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希望大陆和台湾联起手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勤于实践锻炼,为国家的统一与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气学院2014级学生马文婷说:“两岸文化,同宗同源。两岸同胞,血浓于水。一个甲子的等待,80秒的握手,成为历史性的一刻,将开启两岸关系新的一页。中华民族最大的灾难莫过于分裂,衷心盼望两岸和平统一。”
医学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管擎天说:“今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第九届大学生徽文化研习营,结识了很多来自台湾的大学生,跟他们相处的10天很愉快,感觉很亲切,和平统一是两岸青年人共同的梦想。我觉得海峡两岸领导人会见必将推动两岸之间的互动,相信两岸关系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经济学院2014级研究生刘强强说:“‘习马会’是顺应两岸同胞心愿和时代潮流的,也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希望我们两岸青年朋友能以此为契机,相互交流、发奋图强,携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校学生工作部也通过座谈会、寝室走访、网络调研等形式广泛收集师生反响。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学生马家彬认为,两岸领导人会面致辞都站在全民族的高度对两岸关系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她说:“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让我印象深刻,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血浓于水的同胞兄弟,只要两岸同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携手开创两岸关系新未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写瑰丽篇章。”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李薛说:“‘习马会’实现跨越66年的历史性握手,这将有利于两岸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管控分歧,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为在校大学生要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两岸青年交流中以优秀的言行展示风采。”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012级周良正同学结合自己参加学校两岸四地大学生徽文化研习营的切身经历说道:“两岸发展需要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通过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增强同胞精神纽带,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
医学工程学院2015级研究生孔祥文同学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基在基层,希望在青年。作为一名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也蕴含着另一份使命,我们在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贡献力量的同时,还要以此为载体加强两岸交流,让青年一代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只有强大的国防才能更好地维护两岸的和平与稳定。”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2012级国防生白灿表示,“此次领导人会面将更好地激励两岸青年一代自觉坚持‘九二共识’,提升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周矗认为,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要把爱国精神内化为献身教育事业的动力,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习马会面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契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强大青春正能量,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中去。
记者走访了解到,我校广大师生普遍关注“习马会”,他们纷纷表示,期待国家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